毕业后医学教育

毕业后医学教育,是一种对“医学毕业生”实行进一步专门化培训的教育制度,是医学教育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该阶段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刚毕业的医学生结合岗位工作需要,充实专业知识,加强专业培训,培养其独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的医学教育,是院校基础教育过渡到临床医学教育的桥梁。该阶段教育包括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医学毕业生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师之前,都必须接受住院医师培训,有的还要进一步接受专科医师培训。

欧美国家的毕业后医学教育

在医师的培养路径上,在校医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目标是为医学生毕业后接受住院医师和专科培训打下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即培养“准医生”。

在欧美国家,医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后均要求接受毕业后教育才能从事医疗实践工作。

医学生毕业后,需要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综合训练,掌握从事全科医师实践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全科医师执照考试后,才能独立从事全科医师的临床工作。比如,英国医学生本科毕业后需要接受至少2年的住院医师培训、1年的社区全科医师培训,经累计评估合格后,参加全科医师学会会员资格考试取得资格,方可从事全科医师工作。

政策背景

2013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正式建立。

2014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对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地资质、培训年限、内容和方法等作出明确规定。

医视界相关产品和服务

医视界充分发挥自己在医疗卫生(尤其是医学教育)领域多年的经验优势以及在医疗卫生信息化方面的技术优势,在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阶段制定了以“教”、“学”、“管”为核心的三位一体解决方案,并正式推出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平台。

该平台顶层设计紧贴国家对住培整体质量把控工作的要求,以“过程规范、结果同质”为指导思想,充分开展调研,了解各省、各基地的工作规律以及住院医师临床学习的特点,以确保各级使用者的真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