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发文!医务人员职称晋升重大改革,4类人员可免考或直接认定职称

首页标题    住培资讯    卫健委发文!医务人员职称晋升重大改革,4类人员可免考或直接认定职称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4类人员可免考或直接认定职称

 

 

 

一直以来,职称晋升与职称制度改革就是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最为关注的话题,牵涉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始终都是医务人员颇为关注的一件大事。

 

十几年来,改革举措种种,改变不断,却总是给人一种“只听脚步响,不见人下来”的感觉。不过近日,职称改革措施却迎来了多种全新的风向。

 

1

 

可提前评职、免考或直接认定卫生职称

此前,广东省卫健委发布了《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2023年度全省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做好2023年度广东省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工作,从申报人员范围、申报途径、评审专业、申报条件、申报程序及时间、申报材料要求、评审、公示及发证、倾斜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图源:广东省卫健委

《通知》提到,本次申报范围为广东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含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主管社会组织)中从事临床、药学、护理、医技、公共卫生、卫生研究等工作,并符合《实施方案》评价标准条件的在职在岗人员。

 

医务人员职称评定新变化

方案明确,职称评定不再笼统走一个模式,而是根据各自侧重领域进行分门别类,设置为以下三种类别,分别是: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卫生研究人才。


职称评价业绩成果材料要求中,要求实行业绩成果代表作制度。在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中全面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突出代表性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不将成果数量与评价直接挂钩。


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急处置情况报告、论文、教材、著作、卫生标准、技术规范、科普作品、技术专利、科研成果转化等均可作为业绩成果代表作参加评审。


在职称评价标准上,基层医务人员考核侧重点发生较大变化。破除了以往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倾向,能否解决基层实际问题能力以及服务基层的贡献成为基层卫生人才重点考核内容。


此外,考试成绩合格分数线为60分,考试成绩5年有效。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享受相应倾斜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成绩合格线调整为55分;截至参试当年12月31日,男满58岁、女满53岁的考生,不划定合格分数线,成绩供评审参考。
 

这些情况可免考或直接认定卫生职称

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免于参加高级资格考试,相关情况由个人在申报职称评审时,按要求上报评审系统。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紧缺专业技术人才

二、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和博士后研究人员

三、新冠病毒感染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四、援派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此外,各单位还要加强诚信教育,维护职称评审的公平公正。今年的申报工作需严格落实审核责任制,“谁审核,谁签名,谁负责”,凡未如实申报或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并核实,取消当年申报资格或撤销其职称,并记入职称评审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从取消申报资格或撤销职称之日起3年,记录期内不可申报职称。

 

综上所述,此次广东省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政策算的上是一场全新的职称制度改革。无独有偶,除了此次广东省的政策外,早在去年,山东省也发布了一项通知,开启了职称晋升的重大改革。

 

2

 

“双自主”模式的影响

早先,山东省卫健委和山东省人社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卫生职称制度“双自主”改革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犹如一声惊雷,在卫生职称制度改革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图源: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通知》明确,实施卫生职称制度“双自主”改革工作,自2023年度至2025年底,有效期3年。
 

什么是“双自主”改革?

所谓“双自主”改革,即单位自主用人,职称不与岗位聘用硬性挂钩,不作为岗位聘用的必要条件;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参加职称评审,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实行“个人自愿参评、社会公正评价、单位决定聘用、政府宏观管理”的卫生系列职称评聘模式。


所谓“单位自主用人”,要求实施改革单位根据《山东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办法》(鲁人社发〔2019〕39号)等文件规定,按照分类评价人才的原则,自主制定不低于国家和省卫生系列职称标准条件的岗位任职条件,自主开展岗位聘用。岗位竞聘中,应建立以同行专家评价为基础的业内评价制度,以医务人员医德素养、临床水平、业绩贡献和公立医院公益性等指标为导向,职称不再作为岗位聘用的必要条件。


所谓“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参加职称评审”,即实施改革单位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按照有关规定自主参加相应系列(专业)的职称评审,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经评审取得相应职称的,不得以此为由要求单位必须聘用。单位可以根据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申报人员推荐办法,坚持临床实践导向,突出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重点以业务工作数量和质量作为推荐申报条件,不得将论文、科研项目等作为推荐申报必要条件,严肃查处抄袭、剽窃、不当署名等不端行为,引导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提升临床水平,鼓励人才钻研医术、弘扬医德、匡正医风。

“双自主”改革可能会对旧有职称体制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由于“双自主”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卫生职称评审和聘用重大突破,不但真正实现了“医疗水平高、技术能力强、人事管理完善、具有自主评审意愿的三级医院(含中医医院)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高级职称自主评审,而且有利于形成卫生系列职称评聘新模式。


从《通知》安排看,山东此前已经进行过“双自主”试点,之所以进一步制定三年规划,说明已经取得了一定经验。根据要求,《通知》指出,卫生职称“双自主”改革工作是山东省职称制度的重大创新,涉及改革单位卫生技术人才的切身利益。

“双自主”改革能否撼动医疗卫生现有人事分配制度?
自2009年中发6号文件公布新医改方案以来,新医改历时十多年,很多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如今的医疗卫生行业也今非昔比。然而,很多“关键性”环节仍然进展不大,特别是人事薪酬制度、职称评聘体系、医保支付制度、医疗服务价格等,仍然阻碍着改革的深化,影响着群众的就医感受。


如今,山东实施“双自主”改革就是在这些关键环节打开了缺口,有望进一步将“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有效释放人的活力,给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注入强大动力。

来源:医学电子书包整理自广东省卫健委、山东省卫健委等

 

 

广告

 

 

 
 

【2025年主治医师通关包】一睹为快

已购住培全程通关包老用户

“一律半价”

 

 

冲刺试卷

 

原价:99元

 

经典题库

原价:128元-168元

 

 

 

已购住培结业全程通关包用户

直降

50%

 

原价:128-168元

现价:64-84元

官方助教徐老师

 

扫描左侧二维码,备注:主治+手机号,一键购买

 

 

2024年8月26日 09:49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