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医务人员“541”薪酬分配制将落地,具体划分方式曝光!
近年来,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多次被提及。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务人员薪酬制度的问题逐渐凸显。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种能够激励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保障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的薪酬制度。这包括确保医务人员的薪酬与其付出的劳动、承担的风险和责任相匹配,以及体现医务人员的专业价值和技术水平。
此前三明市在医疗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与薪酬相关的“541”薪酬分配制。

同时,对于医务人员实行年薪制与工分制考核。
关于年薪制:
目标年薪由基础年薪和绩效年薪两部分构成。
基础年薪通过定性工分(约占全院工资总额的35%)兑现,包括职称、工龄、职务等因素。
绩效年薪通过工作量工分(约占全院工资总额的65%)和奖惩工分考核兑现。
关于工分制:
工作量工分按照不同职业团队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来计算,如医生团队依据门诊和出院人次数,分别运用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RBRVS)、疾病诊断相关组(DRG)计算工分;医技、护理团队根据具体的医技服务项目和护理工作项目,应用相对价值比率计算;行政后勤团队则根据医院的战略目标,合理制定相对应的考核指标,运用关键业绩指标(KPI)计算工分。
奖惩工分则包括成本工分、患者满意度、无节假日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等方面的考核。
据悉,薪酬遵循一定原则调整,即薪酬分配向临床一线倾斜,确保医院内部各系列人员的薪酬平衡;打破档案工资制度,实现同工同酬;体现公平、效率的有机统一,避免“大锅饭”现象。
最终,通过“541”薪酬分配制的实施,对医院和医务人员产生了一定积极的影响。
第一,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通过合理的薪酬分配,激励医务人员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二,优化医院内部资源配置
使医院内部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减少人员开支和运行成本,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第三,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关于该政策是否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问题,近年来三明医改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已引起广泛关注。今年,国家卫健委多次举办发布会,旨在“推广并学习三明医改的经验”。鉴于此,三明的“541”政策有望成为全国医院学习的典范,这一可能性不容忽视。
来源:医学电子书包整理
相关文章推荐